补一百次阳,远不如通一次阳,这种典型的舌象,通阳必须放在第一位
- 发布日期:2025-08-07 21:36 点击次数:144 来看这位患者,自诉呢,最近情绪抑郁、胸胁胀满、,总提不起劲,畏寒肢冷、腰膝冷痛、夜尿频多,肢体困重、咳嗽痰多、大便黏腻等等。来看患者舌象一:舌体:胖大齿痕脾虚湿盛:肝郁横逆犯脾 ,脾失运化,水湿阻滞舌体 ,舌体胖大;挤压牙齿形成齿痕。肾阳不足加重湿邪:肾阳为命门火,阳虚水湿不化 ,水湿更盛,舌体胖大更显著,甚至伴舌面水滑。二:舌质淡白 脾虚 → 气血生化不足,舌质失养;肾阳不足 , 阳气亏虚,温煦无力,气血运行迟缓 ,导致舌质淡白三:舌苔白厚腻 ,水滑白腻苔:寒湿痰浊内阻 ,舌苔厚腻、色白,说明有寒湿,也就是湿邪黏滞、痰浊凝聚。水滑苔:肾阳不足,不能蒸腾水液 ,水湿泛于舌面,舌苔湿润发亮,是寒湿偏重 。这是典型的肝郁脾虚舌象,肾阳不足,寒湿痰重。为什么要先通阳而不是补阳呢,肝气郁结,气机横逆,脾失健运,湿浊内生;同时,肝主升发,肝郁则阳气升发受阻。脾肾阳虚,水湿不化,就像湿被子盖身体,阳气无法温煦、阻滞肾阳。补阳就像加火,但阴邪就像湿柴,添火只会让湿柴冒烟,却烧不起来。通阳的关键是 理气、化湿、祛痰、活血,通阳后,阳气流通,才解决了阻滞的问题,阳气通了,补就很简单了。#中医##健康##养生#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相关资讯